- 岁末年初,抵制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幸福年!
-
近年来,全国各地非法集资案件频发,集资手段层出不穷,更加隐秘,更具欺骗性。从过去已经爆发的非法集资案件分析,春节期间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同时也是非法集资的高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慈善助学、精准扶贫、养老、旅游等旗号,通过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利用投资理财、股权众筹、私募基金、电子黄金、网络炒汇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欺骗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参与非法集资。非法集资严重破坏金融市场秩序,也使参与非法集资的当事人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严重影响家庭和睦幸福,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现将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一些非法集资知识告知如下:
一、非法集资是什么?
非法集资,即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通过公开宣传承诺给付回报,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行为。从以往查处的非法集资案件来看,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高额回报,引诱社会公众上当;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编造虚假项目,欺骗社会公众投资。
二、如何识别非法集资?非法集资通常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具有一定诱惑性和欺骗性。
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识别:
一是看套路。非法集资活动经常会打着响应国家政策、创新营销模式、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等旗号,以投资理财机构、P2P网络借贷平台、有色金属交易所、科技网络公司、金融租赁、汽车租赁等为依托,进行虚假宣传。
二是验资质。在参与投资理财时,要看机构是否有金融管理部门的金融业务许可证,只有营业执照不代表该机构可以吸收资金、投资理财。
三是比收益。相比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
四是多咨询。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不得开展相关业务。
五是慎决策。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商量、审慎决策,防止成为其发展的下线目标。特别是中老年人面对高额回报的宣传时,特别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投资前要和子女或朋友商议,及时识别风险。
六是强理性。增强理性投资意识,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能因所谓的“高返还”动了贪小便宜的念头。高投资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
三、参与非法集资的后果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在取缔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存在损失本金、风险自担、法律不保护的高风险隐患。
- 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希望转载文章的,请及时联系我们: wlfqp@xfqh.cn,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